涉足硅片市场不满一年,双良节能就斩获了83亿元的销售长单。
10月15日,双良节能对外公告称,子公司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与江苏润阳悦达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单晶硅片采购框架合同》,合同约定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悦达光伏向双良硅材料(包头)采购单晶硅片13亿片,经测算,预计2022至2024年销售金额总计为83.33亿元(含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广州数字金融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双良节能的长单合同在行业内看也算超大订单,但是随着光伏行业进入者的增加,未来会有更多企业签出大单长单。”
光伏前景广阔
大尺寸硅片成主流
双良节能于2003年上市,公司以节能节水系统业务起家,上市初期即涉足多晶硅行业。目前,双良节能主要业务分为节能节水系统和光伏新能源系统,节能节水系统主要包括溴化锂冷热机组、换热器、空冷系统等。光伏新能源系统包括多晶硅还原炉及其模块,以及大尺寸单晶硅棒、硅片。
上市公司深耕光伏行业多年,从事多晶硅生产核心设备还原炉的制造,是中国最大的还原炉生产商。但从2020年年报来看,多晶硅还原炉及其他产品占营业收入比重仅约8.5%,节能节水系统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超90%。
2021年,深耕多晶硅还原炉制造的双良节能才涉足硅片市场。今年8月份,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募资35亿元扩产硅片项目,据介绍,公司全部采用1600炉型单晶炉,可生产210mm、182mm及以下各规格尺寸光伏单晶硅片。
盘和林告诉记者,“目前大尺寸硅片成为行业主流,这是因为大硅片能够给全产业链带来显著降本效果,硅片尺寸迅速完成从M2向G1再到M6的过渡,并将进一步向182/210尺寸转换。”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0年光伏单晶硅片市场占比约90.2%。据其预测,2025年大尺寸硅片市占率将从2020年不足5%提升至90%以上,成为光伏硅片行业主流规格尺寸。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的182大硅片已经成为光伏行业的主流产品,下游的电池片和组件厂家的配套生产设备都已更新很多;就是210的大硅片由于不同厂家技术路线的不同,以及前几年投资的设备产线没有收回成本的情况下,直接上马210硅片及电池片组件的压力较大。”
“光伏行业前景广阔,当前,电力短缺推动电力生产需求,而电力生产结构,正逐渐从化石能源和核能、光伏、风能等发电方式转变,这种转变是全球性的,而在能源需求结构方面,为了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电动力车辆等电器设备越来越普及,碳减排需求和电力结构性短缺
并存,使得光伏将成为未来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最佳方式。”盘和林说道。
上游硅料涨价
硅片价格或将水涨船高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2.7-2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3.84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10.94%;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2.5-24.8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3.58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10.96%。
祁海珅表示:“从今年的光伏产业链的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四个环节来看,硅料环节利润最高、硅片企业在此轮硅料价格上涨中,基本上把上涨的压力都传递给电池片企业和组件工厂了。”
“最近的能耗双控和限电措施使得包括化工原料在内的各种成本提高很多,产能的受限叠加下游需求旺盛,这段时间的价格高点也许会成为历史,这个阶段也可以理解为光伏行业的双碳目标叠加能耗双控及限电措施的‘激情释放期’。”祁海珅补充道。
而在9月底,双良节能硅片业务主体双良硅材料(包头)分别与江苏中能硅业、新特能源签订多晶硅长单采购合同,锁定未来五年约13.495万吨的多晶硅供应,年均供应量约为2.7万吨,对应硅片产能约10GW。
盘和林告诉记者,“年前汽车芯片短缺导致汽车生产交付延缓,所以对于光伏产业,上市企业也担忧这种情况延伸到光伏硅片领域,所以提前锁定多晶硅和单晶硅产能,采取长期供应合同和锁定采购价格的方式来锁定未来成本。”
祁海珅认为,如果有一定的资本积累和产能基础,签长单硅料是很明智的,双良节能百亿长单在行业也很普遍,可适当降低硅料采购成本,还能避免受到产品“供应链的牵制”、出现有钱买不到货、无米下锅的现象,规避行业“内卷化”消耗型竞争。
“当前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确定性较高,尤其是能源价格上涨和碳减排目标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解决这种矛盾光伏是最佳的方式。硅料涨价,推动下游硅片成本抬升,由于光伏产业持续景气,所以未来硅片价格也将水涨船高。”盘和林说道。